民办教育律师网
 

政策法规 >> 政策文件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实施全国县域普通高中头雁教师岗位计划的通知

日期:2025-05-12 来源:| 作者:| 阅读:0次 [字体: ] 背景色:        

教师厅函〔2025〕1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

为全面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推进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打造一批县域普通高中(以下简称县中)领军教育教学人才,有力支撑县中全面振兴,教育部决定在全国范围启动实施县中头雁教师岗位计划,现通知如下。

一、目标任务

设立县中头雁教师岗位,由政治素质过硬、业务素质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组织协调能力突出的县中优秀教师担任。支持鼓励他们建立工作室,搭建交流成长平台,成立县域内学科专业发展共同体,开展有组织的科研,创新教育理念,钻研教学方法,辐射带动县中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打造一支本土化基础教育领军人才,不断促进普通高中教育振兴和高质量发展。

二、实施数量

首批共600人,名额分配按照因素法分配,以各省县中学校数、专任教师数为基准,统筹考虑教育教学发展水平、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占比、经费投入等因素确定。各省份要统筹考虑岗位学科多样性、均衡性发展,避免重复扎堆,每个省份至少设立1个思政学科岗位(见附件1)。

三、实施范围和推荐条件

(一)实施范围

全国县(县级市)举办的普通高中任教教师(正职除外),无县中的省份可推荐相对偏远的城区普通高中任教教师(正职除外)。

(二)推荐条件

1.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积极弘扬和践行教育家精神,热爱教育事业。恪守教师职业道德,师德师风高尚,为人师表、敬业爱生、廉洁从教,具有良好的教师形象。

2.坚守培根铸魂,教育思想科学,教育理念先进,育人成效显著。潜心钻研教学教法,专业知识扎实,实践经验丰富,在“双新”改革、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变革、创新拔尖人才培养等教育发展前沿领域有积极成效。具有较强团队精神和组织能力,协调带动县域内本学科教育教学发展,在指导、培养中青年教师方面有一定经验。

3.原则上应具有副高级(含)以上职称。获得过市级以上表彰奖励的优秀教师,可放宽职称条件到中小学一级教师。

4.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和心理条件,长期在一线从事教育教学、教研工作,50周岁(含)以下,特别优秀的可以放宽到55周岁(含),其中学校校领导占比不超过总数的30%。

四、岗位职责

实行聘期制管理,每批聘期3年,连续聘任不得超过两届。首批从2025年7月开始,到2028年7月结束。

(一)发挥示范辐射作用。由入选教师建立县中头雁教师工作室,科学制定工作室建设方案,开展以课程育人、课堂教学、实践教研以及学生研究为主的“教学研”活动,同时通过听课评课、示范课、专题讲座、师徒结对、送培送教等方式,加强成员教师培养和指导,打造县域一体化发展教师团队。工作室包括本县域该学科骨干教师代表、“优师计划”教师等,人数最多不超过15人,35岁以下青年教师比例不少于20%,“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培养支持计划”入选教师予以优先考虑。

(二)引领教育教学改革。在完成所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基础上,紧跟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前沿,积极参加省、市、县各级教育教学改革活动,带领工作室成员深入调研本地区教育实际,对教学方法、课程建设、教育管理等工作开展本土化改革,探索形成一批区域内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标志性教育教学成果。

(三)提升教师数字化能力。积极探索数字赋能教师专业发展,主动学习并掌握运用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体验,积极参与区域内学校数字化建设的规划和实施,确保形成一批优质的数字化学习资源。

五、组织实施

(一)做好人选推荐。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切实加强对人选推荐工作的组织领导,结合实际制定工作方案,规范推荐程序,确保推荐工作严谨规范有序开展。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通知要求开展遴选,公示无异议后,按分配名额等额推荐,报送《全国县中头雁教师岗位计划人员推荐表》(附件2)和《全国县中头雁教师岗位计划人员信息汇总表》(附件3)。教育部教师工作司会同相关部门和单位对推荐人选进行审核无异议后,公布入选教师名单。

(二)加强跟踪管理。头雁教师日常管理由任职学校负责,学校要合理安排教学工作量,为其外出学习、开展教科研工作、带动培养青年教师等提供支持。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参照《全国县中头雁教师岗位评估参考标准》(附件4)加强日常管理和年度把关。表现优秀且符合基本条件者,在头雁教师岗位下一聘期内予以优先考虑,年度评估不合格者、任期内离开县中教学岗位的取消头雁教师岗位资格。对问题较多的省份,将在下一聘期内相应核减岗位总数。

(三)强化专业支持。各地要将头雁教师纳入地方教师专业发展体系建设,作为各级名师重点培养对象,在“国培计划”和各级教师培训中优先予以安排,在职称评聘、评优评先等方面予以倾斜,对长期坚守县中工作的头雁教师在提拔任用、交流学习等方面给予倾斜;建立头雁教师“双导师”常态化支持服务机制,协调本地师范院校相关学科专家作为专业导师提供理论指导,协调本地市级以上教学名师作为教学导师提供实践指导。教育部将对成效突出的省份在教师队伍建设重大改革试点、重大工程项目建设中予以倾斜;对参与支持头雁教师的高校和个人在参评各级教学名师、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等时给予倾斜;头雁教师在参与教育系统先进个人、最美教师等推选时,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

(四)提供经费保障。教育部教师工作司会同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为工作室提供“同步课堂”音视频设备,给予中西部地区(含东北地区)3万元/个/年作为首批工作室启动经费,主要用于工作室建设、组织工作室成员开展教科研、示范课、送培送教等工作费用支出。鼓励各省份采取多种形式予以经费支持。经费拨付程序为省级教育部门每年6月底前通过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报送各工作室当年经费申报材料,8月由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拨付到头雁教师岗位所在学校。申报材料包括当年工作目标、重点任务和资金安排计划,第二、三年需包含上年度评估情况、经费使用情况、年度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地方经费投入情况、经费主要管理措施。省级教育部门负责指导头雁教师岗位所在学校加强经费管理,单列项目、专款专用,对违规使用经费的取消岗位资格。

各省份将本次人选推荐工作程序、审核把关情况、公示情况及推荐材料于2025年6月30日前通过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报送。

教育部办公厅

2025年4月29日

附件1
全国县中头雁教师岗位计划推荐名额分配表
 
序号
省(区、市)
推荐名额
1
北京
5
2
天津
4
3
河北
28
4
山西
18
5
内蒙古
11
6
辽宁
12
7
吉林
10
8
黑龙江
12 
9
上海
4
10
江苏
24
11
浙江
24
12
安徽
26
13
福建
20 
14
江西
24
15
山东
28
16
河南
32
17
湖北
27 
18
湖南
28
19
广东
33
20
广西
26
21
海南
8
22
重庆
12
23
四川
30
24
贵州
26
25
云南
28
26
西藏
8
27
陕西
24
28
甘肃
22 
29
青海
8
30
宁夏
8
31
新疆
20
32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10
合计
600
附件2
 
全国县中头雁教师岗位计划人员推荐表
姓名
 
性别
 
出生
年月
 
(请粘贴
   2寸照片)
政治面貌
 
民族
 
学历
 
任教年限
 
职称
 
手机
 
工作单位
 
 
(含人选基本情况、师德师风表现、立德树人成效、教育教学科研水平等内容,不超过2000字)
 
 
 
 
 
 
 
 
 
 
 
 
 
 
 
 
 
 
 
 
 
 
 
 
 
 
 
 
 
 
 
 
 
 
 
 
 
 
 
 
 
 
 
 
 
 
 
 
所在
学校
意见
 
 
 
 
 
 
 
 
 
 
 
 
 
(公章)                         年   月   日
 附件3
 
全国县中头雁教师岗位计划人员信息汇总表
 
填报省份(盖章):                        联系人及电话:                填表时间:      
序号
设岗市县
所在学校
教师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职称
学科
账号名称
经费账号
开户行
 
 
 
 
 
 
 
 
 
 
 
 
 
 
 
 
 
 
 
 
 
 
 
 
 
 
 
 
 
 
 
 
 
 
 
 
 
 
 
 
 
 
 
 
...
 
 
 
 
 
 
 
 
 
 

附件4
 
全国县中头雁教师岗位评估参考标准
 
项目
内容
分值
师德师风建设
严格遵守《教师法》《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等法律法规,在政治纪律、履职尽责、关爱学生、廉洁从教等方面自觉遵守各类制度要求,无违反教师职业道德、影响教师声誉的行为
20分
工作室
建设
 
制度建设:工作室定位、发展规划清晰合理,有层次,能达成;工作室运作、考核、管理制度完善;年度工作计划和专题活动方案具有较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各项活动材料分类建档,档案管理规范
15分
条件保障:所在学校对各项工作给予大力支持,设立独立办公场所;经费使用合规、合理;有必需的设施配备
10分
教育教学研究
完成所在学校正常教育教学工作;积极探索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教学业绩突出;每学年开展至少2次县级及以上公开课或讲座;积极承担各级教师培训任务
20分
课题研究
 
认真研究教育教学理论,探索形成符合自身特点教学方式、方法,在3年工作周期内主持并带领成员完成至少1项市级以上(含市级)教学科研课题;课题研究过程扎实,结题资料完善,研究成果在一定区域内推广并取得实效
15分
专业教研引领
 
做好工作室成员的学习管理、活动管理;加强对成员的职业道德教育,积极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建立成员成长档案,认真指导成员制定个人发展规划;每学期带领成员开展共同研修等教学研究不少于4次、开展听评课不少于10节;指导各成员每学期至少进行1次校内教学展示;带领成员积极探索数字赋能教师专业发展,形成一批优质数字化学习资源;指导成员做好成长反思、总结,对成员进行学年考核及鉴定,确保专业发展成效明显
20分
  


特别声明:本网站上刊载的任何信息,仅供您浏览和参考之用,请您对相关信息自行辨别及判断,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本网站部分内容转自互联网,如您知悉或认为本站刊载的内容存在任何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站网络服务提供者或进行网上留言,本站将在第一时间核实并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网络服务提供者联系电话:13691255677。


 

扫一扫,关注

电话:13691255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