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教育理论观点与普法常识,民办教育又名私立教育(private education),是相对于公办教育、公立教育的教育形式,指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面向社会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活动。
尽可能通过非诉途径解决,可委托专业人员与审批机关就举办者变更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沟通,通过释法说理,打消审批机关的顾虑,如沟通不成则可根据《行政许可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寻求解决方案。
无论是《民促法》还是《民促法实施条例》,均未否定营利性及非营利性民办学校举办另一所学校的资格。
要完善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适配机制,科学研判人才发展趋势及供需状况,从根本上破解社会需求真实性、教育供给有效性、供需适配精准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应加快建立以科技发展、国家战略为牵引的学科专业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有的放矢培养国家战略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
2025年民办学校招生的“策与略”招生可分为:非技术性招生和技术性招生。内涵提升是招生之本,技术运用助推招生。学校把宝全部押到技术性招生上,大错特错!学校既要凭技术性招生,更要靠非技术招生,打非技术招生这张王牌才是上上策、才是正道。
4月22日,教育部发布2024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全国高校新增专业点1839个,调整学位授予门类或修业年限专业点157个,高校撤销专业点1428个、停招2220个。《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5年)》同步更新发布,新目录包含93个专业类、845种专业,同时增列29种新专业,纳入2025年高考招生。
潍坊学院深化产教融合服务区域高质量发展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以下简称《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修订实施,我国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力度不断加大。与此同时,未成年人审判中行刑衔接交叉案件的审理变得日益重要。下文将结合未成年人案件特点和特殊规定,重点对未成年人行刑衔接案件的审理路径进行分析。
科学研究是发现真知、追求真理的崇高事业,实事求是是最起码的要求。科研不端行为违背了科学研究的基本准则,浪费了来之不易的科研资源,破坏了公平竞争的科研环境,动摇了科技创新的基石,也损害了我国科技界的国际形象,与党和国家大力倡导的科学家精神和创新文化背道而驰。
以创新精神推动高校办学治校综合改革坚持党的领导是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最本质的特征、最显著的优势,是开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高等教育事业新局面的根本政治保证。在党的领导下,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
当未成年人造成他人损害时,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应当如何承担侵权责任,是我国民法学界长期以来争议较大的一个理论问题。在比较法上,未成年人侵权亦被认为是侵权法中最不协调和错综复杂的领域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