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教育律师网
 

教育常识

有问必答话教育——高等教育篇

日期:2023-05-16 来源:| 作者:| 阅读:5次 [字体: ] 背景色:        

来源: 青岛市教育局

一、学生管理

1.高职(专科)学生参军退役后免试入读普通本科院校要符合什么条件?

高职(专科)学生在服役期间荣立三等功以上奖励、完成高职(专科)学业的,参军退役后可以免试入读普通本科。

学生本人应及时向所在学校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供:立功受奖证书、立功受奖通知书、入伍及退出现役相关证明、立功受奖喜报、原服役部队的立功证明、当地民政部门的证明、部队奖励登记(报告)表。

2.普通高校学生是否可以转专业?

普通高校学生在学习期间对其他专业有兴趣和专长的,可以申请转专业;以特殊招生形式录取的学生,国家有相关规定或者录取前与学校有明确约定的,不得转专业。

普通高校应当制定学生转专业的具体办法,建立公平、公正的标准和程序,健全公示制度。学校根据社会对人才需求情况的发展变化,需要适当调整专业的,应当允许在读学生转到其他相关专业就读。

休学创业或退役后复学的学生,因自身情况需要转专业的,学校应当优先考虑。

3.普通高校学生是否可以转学?

普通高校学生一般应当在被录取学校完成学业。因患病或者有特殊困难、特别需要,无法继续在本校学习或者不适应本校学习要求的,可以申请转学。

有下列情形之一,不得转学:(1)入学未满一学期或者毕业前一年的。(2)高考成绩低于拟转入学校相关专业同一生源地相应年份录取成绩的。(3)由低学历层次转为高学历层次的。(4)以定向就业招生录取的。(5)研究生拟转入学校、专业的录取控制标准高于其所在学校、专业的。(6)无正当转学理由的。

学生因学校培养条件改变等非本人原因需要转学的,学校应当出具证明,由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协调转学到同层次学校。

4.普通高校学生转学的程序是什么?

普通高校学生转学应由学生本人提出申请,说明理由,经所在学校和拟转入学校同意,由转入学校负责审核转学条件及相关证明,认为符合本校培养要求且学校有培养能力的,经学校校长办公会或者专题会议研究决定,可以转入。研究生转学还应当经拟转入专业导师同意。

跨省转学的,由转出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商转入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按转学条件确认后办理转学手续。须转户口的由转入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将有关文件抄送转入学校所在地的公安机关。

5.普通高校在哪些情形下可以对学生做退学处理?

(1)学业成绩未达到学校要求或者在学校规定的学习年限内未完成学业的。

(2)休学、保留学籍期满,在学校规定期限内未提出复学申请或者申请复学经复查不合格的。

(3)根据学校指定医院诊断,患有疾病或者意外伤残不能继续在校学习的。

(4)未经批准连续两周未参加学校规定的教学活动的。

(5)超过学校规定期限未注册而又未履行暂缓注册手续的。

(6)学校规定的不能完成学业、应予退学的其他情形。

二、收费

1.高等学校收费项目主要有哪些?

高校收费项目主要包括学费、住宿费、考试考务费、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等。

2.公办高校按什么标准收取学费?

本科学校的本科专业每生每学年基本学费标准:文学、法学、历史学、哲学及教育学专业4000 元,理学、工学、农学、经济学、管理学及教育学中的体育学专业4500 元,医学类专业5400 元,非艺术院校艺术类专业8000 元(艺术学理论类及其他按艺术类招生的专业6000 元)。本科学校的专科专业及专科学校学费标准按照上述本科专业收费规定执行。

高职院校每生每学年基本学费标准为文法财经类专业4800元,理工农医类专业5000 元,艺术类专业7000 元。

双一流建设高校学费标准可在规定基本学费标准基础上上浮15%左右;省属博士授予权高校、优质特色高校学费标准可在规定基本学费标准基础上上浮5%左右;国家级示范类、骨干类高职院校学费标准可在规定基本学费标准基础上上浮10%左右。

实行学分制教学改革的高校本专科学费标准,可继续在上述学费标准基础上,上浮不超过10%范围内向省教育厅提出收费申请,由省教育厅提出收费改革意见后报省发展改革委、财政厅批准后执行。

全日制研究生教育每生每学年学费标准为:学术学位硕士8000 元,博士10000 元;省属高校专业学位硕士10000 元、博士13000 元,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专业学位硕士、博士均为16000 元。

高校的少数民族预科生每生每学年学费标准4000 元。

中外合作办学、网络教育、成人教育、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以及全日制MBA、MEM、MPA、MPAcc 研究生教育的学费标准,由高校自主确定,报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教育厅备案。

3.民办高校按什么标准收取学费?

民办高校收费标准由学校自主确定,应当按规定通过多种形式向学生和社会公示收费项目、收费标准、收费依据和举报电话等,在招生简章中注明学费收费标准。

4.高等学校按什么标准收取住宿费?

公办高校住宿费每生每学年最高收费标准如下:

(1)7-8人间人均建筑面积低于6平方米的600元,带独立卫生间700元;超过6平方米(含)800元,带独立卫生间900元。

(2)5-6人间1000元,带独立卫生间1100元。

(3)3-4人间1200元,带独立卫生间1300元。

(4)硕士、博士1-2人间1400元,带独立卫生间1500元。

(5)安装空调的房间可按每房间400元加收住宿费,每人具体加收费用标准按房间住宿人数分摊。学校应明确费用分摊、未启用空调等情况的收费管理规定。

(6)对家庭贫困学生应减收住宿费用,减收幅度由学校自主确定。

民办高校住宿费标准由高校自主确定。成人教育(包括进修、培训)、访学、交流学生住宿费标准由高校自主确定。

5.高等学校有哪些服务性收费项目?

服务性收费是指高校为在校学生提供由学生自愿选择的服务收取的费用。高校向校外人员和单位提供服务的,也可收取相应的服务性费用。

(1)上机、上网服务费。高校按照教学计划规定,在保证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必需的计算机上机、上网时间外,在课余时间为学生提供计算机操作和互联网服务的,可收取上机、上网服务费。上机上网服务费每小时不超过1元,实行包月的,每生每月不超过30元。高校不得以定额方式向所有在校学生统一收取上机、上网服务费。

(2)补办证卡工本费。高校首次为学生办理学生证、图书证、校园卡、就餐卡、校徽、毕业证书等各类证卡不得收费。学生因丢失需要补办的,高校可按证卡工本费收取补办费用,其中校园一卡通每卡不超过15元,校徽每枚不超过2元,其他每证卡不超过6元。

(3)档案查证及翻译费。高校为在校学生查阅学习成绩并提供书面证明的,不得收费。高校为校外单位或已毕业学生查阅有关档案并提供书面证明的,可适当收取费用,3项(含)以下每人次不超过10元,3项以上的每人次不超过20元。证明材料需翻译成外文的,按照补偿成本的原则收取翻译服务费。

(4)信息检索查询。高校为在校学生正常完成课业提供图书馆资料检索、查询等,不得收费。对外提供查询图书馆文献资料、学术论文查重服务的,可按成本收取信息检索查询费。

(5)资料打(复)印及其他印务服务费。高校为学生或对外提供打(复)印教学、科研、技术资料以及其他印务服务等,可按成本收取服务费用。

(6)培训费。高校按照自愿原则向在校生,或接受委托对外提供各类培训服务的,可收取培训费。收费标准由高校按照成本补偿和非营利原则自主确定。高校不得将正常教学计划内的理论和实践课程内容转为有偿培训。

(7)校医院收费。高校医院、医务室为学生提供体检和医疗服务的,按相关规定收取费用。

(8)其他服务项目。教室、实验室、游泳池、体育场馆、公共浴室等对外开放,可适当收取费用。

6.高等学校有哪些代收费项目?

代收费是指高校为方便学生学习和生活,为提供服务的单位代收代付的费用。

(1)教材费。高校按教学大纲或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为学生代购教材,可按学年或学期预收教材费。在学年或学期结束时,据实结算,多退少补。

(2)军训服装费。高校组织新生军训,可按国家规定统一为学生代购军训服装,并按实际进价收取服装费。

(3)公寓用品费。高校为学生代购公寓用品,应在寄发学生录取通知书时,注明代购公寓用品的项目与价格,供学生选择,不得强制统一配备。

(4)超定额水电费。在保证学生正常生活和科学计量的前提下,高校可对学生宿舍用电、用水实行定额管理,超过定额部分可以收费。具体定额在每生每月不低于2.5吨水、5度电的基础上由高校确定,一年按10个月计。

(5)学生防疫费。涉及学生个人除第一类疫苗以外的其它防疫费用,由高校代防疫部门按照有关规定收取。

(6)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费。学生自愿购买并由高校代收代付的医疗保险费用。

7.高校的学费、住宿费是否可以跨学年收取?

高校的学费、住宿费按学年或学期收取,不得跨学年预收,研究生可本着自愿原则一次性交清全部学费。学费收取原则上实行“老生老办法,新生新办法”。

8.高校学生因故退学、休学、转学等,学费、住宿费如何计算?

学生因故退学或受校纪处分开除学籍的,高校应根据学生实际学习时间,按月计退剩余的学费和住宿费;实行学分制收费的,按月计退专业注册学费,按未修读学分计退学分学费。学生学习时间按每学年10个月计算。学生因外出实习或访学1个学期以上不返校住宿,办理退宿手续的,高校不得收取住宿费。

学生休学、参军、经批准转学或提前毕业离校的,可以比照退学规定退还有关费用。休学期间,学生不交纳学费、住宿费等。复学后,学生按照随读年级相关专业的收费标准交纳有关费用。

三、资助

1.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国家资助政策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我市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包括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省政府奖学金、省政府励志奖学金、免学费、服兵役国家教育资助、基层就业学费补偿贷款代偿、勤工助学和“绿色通道”等内容。

2.民办高校与独立学院的学生可以享受国家的资助政策吗?

民办高校学生与独立学院按照规定同等享受公办高校学生国家资助政策。

3.什么是国家助学金?

国家助学金是由中央与地方政府共同出资设立的助学项目,主要用于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本专科(含高职、第二学士学位)在校学生的生活费用开支。

4.哪些学生可以获得国家助学金?

在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批准设立、实施高等学历教育的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高等专科学校中,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家庭经济困难的全日制在校本专科(含预科、高职、第二学士学位)学生可以获得国家助学金。

5.国家助学金的资助标准是多少?

国家助学金的平均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3300元,具体分为3档,1档2200元,2档3300元,3档4400元。

6.申请国家助学金的学生需要具备哪些基本条件?

符合以下条件的在校生、预科生,可以申请国家助学金: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学校规章制度;

(3)诚实守信,道德品质优良;

(4)勤奋学习,积极上进;

(5)家庭经济困难,生活俭朴。

7.什么是国家励志奖学金?

为激励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勤奋学习、努力进取,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中央设立国家励志奖学金,奖励资助品学兼优、家庭经济困难的二年级以上(含二年级)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本专科(含高职、第二学士学位)在校生。

8.哪些学生可以申请国家励志奖学金?

在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批准设立、实施高等学历教育的普通本专科高校中,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品学兼优、家庭经济困难的二年级以上(含二年级)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本专科(含高职、第二学士学位)在校生可以申请国家励志奖学金。同一学年内,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的学生不能同时获得国家奖学金。

9.国家励志奖学金的奖励标准是多少?

国家励志奖学金奖励标准是每生每年5000元。

10.申请国家励志奖学金的学生需要具备哪些基本条件?

二年级以上(含二年级)的在校生,符合以下条件的,可以申请国家励志奖学金: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学校规章制度;

(3)诚实守信,道德品质优良;

(4)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优秀;

(5)家庭经济困难,生活俭朴。

11.什么是国家奖学金?

答:为了激励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高等专科学校学生勤奋学习、努力进取,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中央政府出资设立国家奖学金,奖励特别优秀的二年级以上(含二年级)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本专科(含高职、第二学士学位)在校生。

12.哪些学生可以获得国家奖学金?

在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批准设立、实施高等学历教育的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高等专科学校中,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特别优秀的二年级以上(含二年级)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本专科(含高职、第二学士学位)在校生可以申请国家奖学金。同一学年内,获得国家奖学金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以同时申请并获得国家助学金,但不能同时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

13.国家奖学金的奖励标准是多少?

国家奖学金的奖励标准是每生每年8000元。

14.申请国家奖学金的学生需要具备哪些基本条件?

二年级以上(含二年级)的在校生,符合以下条件的,可以申请国家奖学金: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学校规章制度;

(3)诚实守信,道德品质优良;

(4)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优异,社会实践、创新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特别突出。

15.获得国家奖学金的学生可否同时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

同一学年内,获得国家奖学金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以同时申请并获得国家助学金,但不能同时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

16.高校学生如何申请国家奖、助学金?

学生根据规定的国家奖助学金的基本申请条件及其他有关规定,向学校提出申请,并递交申请表和相关证明材料。

17.高校学生的国家奖、助学金如何发放?

高校学生的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都按照“统一管理、银行代发、直接到人、准时足额”的原则,统一为学生办理银行储蓄卡,通过代发银行,在规定时间内把奖助学金直接划入卡内。统一办理银行储蓄卡,不向学生收取任何费用,包括年费、工本费和手续费等。

18.国家助学金每年都需要申请吗?

国家助学金原则上按学年申请和评审,每学期动态调整。

19.国家助学金是一年一发放吗?

国家助学金分春、秋两季发放,春季学期助学金于5月31日前发放,秋季学期助学金于11月30日前发放。

20.什么是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是指向符合条件的家庭经济困难的普通高校和高等职业学校新生和在校生发放的、在学生入学前户籍所在地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或金融机构申请办理的助学贷款,贷款用于学生在校期间的学费和住宿费,实行信用贷款,不需要担保和抵押,学生和家长(或其他法定监护人)为共同借款人,共同承担还款责任。

21.学生可以申请的生源地助学贷款金额是多少?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按学年申请和发放,从2021年起,本专科生每年申请的金额最高不超过12000元,研究生每年申请的金额最高不超过16000元。

22.学生申请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需要提供哪些材料?

办理贷款所需要材料为《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申请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表格请登录国家开发银行学生在线服务系统https://sls.cdb.com.cn填写并导出)、新生入学通知书(或学生证)原件、身份证、户口本、共同借款人身份证。向户籍所在区市教体局资助中心提出申请。

23.生源地助学贷款的贷款期限是多少?

从2020年起,生源地助学贷款期限原则上按全日制本专科学制加15年确定,最长不超过22年。

24.生源地助学贷款的本金和利息怎么还?

贷款利率执行中国人民银行同期公布的同档次基准利率,贷款利息按年计收。学生在校期间的利息由财政全额贴息,毕业后的利息有共同借款人负担。学生在校及毕业后5年期间为宽限期,宽限期后按借款合同约定,按年度分期偿还贷款本金。借款人提前还款时除应付本息外不加收其他费用。

25.哪些大学生可以申请免学费?

对在普通高校就读的全日制本专科(含高职)在校生中的山东户籍国标、省标和青岛户籍市标农村脱贫享受政策家庭、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家庭学生免除学费。

26.高校免学费政策,学费是全免吗,民办学校的也全免除吗?

每年学费标准不超过8000元的,据实免除;超过8000元的,按照8000元标准予以免除。因重修和补考形成的学费不免除。

27.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学费和国家助学贷款补偿政策内容是什么?

为引导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对 2014年(含)以后毕业,自愿到我市区(市)特殊教育学校任教,且服务年限连续达3年(含)以上的高校应、往届毕业生,其学费或国家助学贷款本金由财政给予补偿。

28.符合什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可以申请基层就业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

申请学费和国家助学贷款补偿的高校毕业生,应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一)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遵守宪法和法律;

(二)在校期间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诚实守信,道德品质良好,学习成绩合格;

(三)服务期间工作考核合格。

29.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金额是多少?

每年实际缴纳学费或获得国家助学贷款本专科生阶段高于8000元、研究生阶段高于12000元的,分别按每年8000元和12000元的标准给予补偿;每年实际缴纳学费或获得国家助学贷款本专科生阶段均低于8000元的,研究生阶段低于12000元的,按其中的高项据实给予补偿。

30.去哪儿申请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

学费和国家助学贷款补偿资金,由毕业生就业所在区(市)财政承担,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服务期满3年后,向就业所在区市教体局提出申请,补偿资金于次年一次性发放给学生本人。

31.哪些服兵役高校学生可以享受资助?可以享受什么样的资助?

服兵役高校全日制普通专科(含高职)、本科、研究生、第二学士学位的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以及成人高校招收的全日制普通专科(含高职)、本科的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可以享受国家资助。

对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招收为士官的高校学生,在入伍时对其在校期间缴纳的学费实行一次性补偿或获得的国家助学贷款实行代偿;对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前正在高等学校就读的学生(含按国家招生规定录取的高校新生),服役期间按国家有关规定保留学籍或入学资格、退役后自愿复学或入学的,实行学费减免;对退役一年以上,自主就业,通过全国统一高考或高职单招考入高等学校并到校报到的入学新生,实行学费减免。

学费补偿或国家助学贷款代偿金额,按学生实际缴纳的学费或获得的国家助学贷款(包括本金及其全部偿还之前产生的利息,下同)两者金额较高者执行;复学或新生入学后学费减免金额,按高等学校实际收取学费金额执行。学费补偿、国家助学贷款代偿以及学费减免的标准,本专科生每生每年最高不超过12000元,研究生每生每年最高不超过16000元。超出标准部分不予补偿、代偿或减免。

32.申请服兵役国家教育资助,在哪里可以拿到申请表?

高校学生有服兵役意向的,可在“全国征兵网”(网址为http://www.gfbzb.gov.cn)进行报名,按要求在线填写、打印《应征入伍服兵役高等学校学生国家教育资助申请表Ⅰ》(一式两份),并提交高校学生资助管理部门。退役后复学(入学)或考入高校的,按要求在线填写、打印《应征入伍服兵役高等学校学生国家教育资助申请表Ⅱ》,并提交高校学生资助管理部门。



特别声明:本网站上刊载的任何信息,仅供您浏览和参考之用,请您对相关信息自行辨别及判断,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本网站部分内容转自互联网,如您知悉或认为本站刊载的内容存在任何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站网络服务提供者或进行网上留言,本站将在第一时间核实并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网络服务提供者联系电话:13691255677。


 

扫一扫,关注

电话:13691255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