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讯栏目聚焦民办教育高质量发展,搭建民办教育工作交流平台,大力宣传各级各类民办学校在教育管理、教育教学、教研教改、人才培养等各方面的新举措、新经验、新成就,以及介绍民办教育系统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和最美教师,充分展示民办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成果。
教育部部署开展“2024高考护航行动”考后,各地将积极开展志愿填报服务,在组织实施“六个一”志愿填报咨询服务活动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建立并完善志愿填报参考信息服务系统,通过“短视频”“直播”等贴近学生的方式,围绕考生和家长关心的专业特点、人才培养、行业发展、就业前景等情况进行深入解读,大力开展线上线下志愿填报咨询活动,不断强化服务覆盖面和吸引力。
四川省深入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深化产教融合,服务区域建设发展。一是改革创新引领产教布局。选取产业基础较好、职业教育资源相对集聚的成都、绵阳、宜宾、德阳等城市开展产教融合试点,形成以城市为节点、行业为支点、企业为重点的产教融合改革试点经验。
海南大学持续推进思政课建设改革强化引育并举,配齐建强师资队伍。严格按师生比不低于1:350配备专职思政课教师,建立人才引进数据库,实现点对点精准引进,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大幅提升。积极推动思政课主讲教师跨院、跨校、跨界联动,组织党政领导、社科专家、行业模范等走上讲台上思政课,打造以专为主、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大师资”队伍。
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对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增强全民族创新创造活力、确保党和人民事业后继有人等都具有重要意义。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改进课程内容和讲授方式,思政课教师责任重大。
山东省潍坊市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 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重塑教育治理流程,建设“潍坊教育数据大脑”,坚持“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思路,开展对招生入学、教师管理、教育督导、评估监测、学校建设、校园安全、惠民服务、数字化等数据的建模分析和趋势研判,推动高频教育政务服务事项实现“零证明”“全程网办”“一件事儿”,不断提高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满意度。
规范管理,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我国中小学规范办学水平不断提升,但个别地方和学校仍然存在一些违法违规、违背教育规律和教育功利化短视化行为。本次通知明确的整治重点和负面清单,不是新政策、新规定,而是对于基础教育坚守底线红线要求的重申,覆盖学校办学治校各方面,有助于筑牢制度堤坝,推动办学治校明底线、守规则,增强基础教育战线的政治意识、法律意识、规矩意识。
高校毕业生求职提示当前,距毕业生离校不足2个月时间,正值高校毕业生求职关键期,一些不法分子打着招聘的幌子挖“坑”设陷,诈骗钱财、盗用信息、诱导犯罪等现象时有发生,严重损害毕业生就业权益。为保护自身安全和合法权益,高校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一定要增强三个意识,严防四类陷阱。
高校做实做细就业指导服务通过学习、实践,许秋实的未来规划渐渐明晰。站在首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总决赛现场,讲述自己的职业理想时,许秋实眼中有光:“我立志成为一名固废处理方向的环保工程师,服务美丽中国建设。”
内蒙古大学积极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强化教学改革,打造育人“大课堂”。一体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建设,出台《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实施办法》,优化思政课课程教学体系,着力在“融入”和“转化”上下功夫,做好从教材体系到教学体系、从知识体系到信仰体系的转换,提高党的创新理论“三进”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教育部启动教材建设和管理国家级培训按照国家教材委员会加强教材建设和管理系列行动部署,4月23日至4月26日,教育部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举办全国教材管理人员培训班,正式启动教材建设和管理国家级培训。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总督学王嘉毅出席并作专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