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讯栏目聚焦民办教育高质量发展,搭建民办教育工作交流平台,大力宣传各级各类民办学校在教育管理、教育教学、教研教改、人才培养等各方面的新举措、新经验、新成就,以及介绍民办教育系统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和最美教师,充分展示民办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成果。
西安交通大学依托“一站式”学生社区 积极做好资助育人工作凝聚全员智慧,让资助育人更有力度。一是建强导师队伍,推动资助工作“进社区”。学校领导定期参与社区开放日,面对面关心、回应学生成长困惑。成立由西迁教授、党政领导、杰出校友等为主的校内外导师队伍,常态化下沉学生社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未经审定的教材不得出版和选用修订后的《管理办法》还强调,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不统一推荐中小学教辅材料。确属教育教学所需的课堂练习、同步练习、寒暑假作业、考试试卷及复习资料等,应免费提供学生使用,由区教育行政部门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进行严格审核和使用管理。
地震发生后,甘肃教育系统快速应对、全力抗震救灾地震发生后,甘肃省委、省政府坚持把人民生命安全放在首位,科学有力有序有效开展抗震救灾。教育部党组高度重视,要求及时妥善安置受灾学校师生。甘肃省教育厅立即作出应急响应,成立工作组第一时间赶赴一线,指导各学校开展抗震救灾工作。
青海省教育厅全力做好震后应急处置工作青海省教育厅防震救灾工作领导小组召开工作调度会议,对学校灾情调查、应急救助、安全稳定、取暖保障等重点工作作出安排,并由厅领导带队,组成现场指导组,奔赴官亭土族中学、官亭中心学校、甘沟中心学校等受灾较为严重地区和学校,靠前指挥,现场指导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共同做好灾情排查、师生安置等工作,实地摸排校舍(园舍)灾损情况,落实食品安全保障、师生安全取暖等措施,并要求各地各校做好值班值守,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
中宣部、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出版学科专业共建工作的实施意见》2022年以来,中宣部、教育部推动全国8所重点高校与相关管理部门、出版单位、行业协会开展出版学科专业共建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为系统总结出版学科专业共建工作经验,进一步加强对共建工作的统筹指导,提升质量,提高出版学科专业发展水平,中宣部、教育部联合制定了该实施意见。
教育部举办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创建研讨班研讨班系统传达了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现场推进会精神,推动各地切实增强办好义务教育的责任感使命感,深刻把握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的目标方向和重点任务,着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提高均衡发展水平、破解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切实办好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义务教育。
陕西省“四个坚持”着力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坚持拓宽渠道,积极搭建就业平台。充分利用高校优质就业资源,打造“一校带动多校联合举办行业性、区域性、联盟性招聘活动”模式,开展“春季攻坚”“万企进校园”“百日冲刺”等系列促就业活动,着力为毕业生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和岗位资源。
民办教育发展坚持三项原则 校外科学和体育教育成新增长点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孙尧在讲话中指出,希望在实现教育强国的征程中,各级民办学校要确立好自身目标和规划,为丰富区域教育生态、构建区域高质量教育体系努力做出新贡献。
北京海淀三所小学加盟两大教育集团,采取联盟式集团化办学模式北外附小书记、校长徐宝如表示,学校将借助农科院附小教育集团的教育资源优势,在教育教学改革、特色课程建设、学生培养等多个方面进行协同发展。农科院附小校长刘芳表示,两所学校实际距离很近,周边都有着丰富的优质新资源,办学理念融通,今后将共同努力,在课程研发、教师队伍建设、科技、艺术、体育和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共同探索教育新模式。
全国人力资源市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周活动启动通知明确,各地要聚焦特色优势产业、人才需求量大的领域,主动对接重大项目、重大工程、重点企业等,深入调查摸底,多渠道、多形式挖掘优质岗位资源。充分调动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和骨干人力资源服务企业积极性,发挥人力资源服务网络优势,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更多就业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