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讯栏目聚焦民办教育高质量发展,搭建民办教育工作交流平台,大力宣传各级各类民办学校在教育管理、教育教学、教研教改、人才培养等各方面的新举措、新经验、新成就,以及介绍民办教育系统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和最美教师,充分展示民办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成果。
2023年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全国总开幕式在重庆举行2023年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以“让学习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为主题,坚持政府统筹、央地联动,教育牵头、全民参与,广泛开展主题阅读、数字阅读分享、线上社会大讲堂、“社长(总编)荐书”等活动,推动全民阅读进学校、进社区、进乡村,营造全民学习氛围、打造全民学习生态。
全国中小学党建德育工作会议召开11月13日,全国中小学党建德育工作会议在福建福州召开,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总督学王嘉毅同志出席并讲话,中组部组织二局负责同志出席并就做好中小学党建工作进行部署。
高等教育教师队伍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人民教育家、中国人民大学高铭暄教授,全国最美教师、北京大学王义遒教授,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清华大学钱易院士,时代楷模、湖南科技大学万步炎教授,首批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特级教授、中国政法大学卫灵教授,全国最美教师、扬州大学张洪程院士,分别围绕教育家精神六个维度作了发言,分享了对教育家精神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的认识体会。来自京内外30余所高校负责同志和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中国人民大学相关部门负责人及教师代表约130余人参会。
教育部召开全国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导评估工作推进会会议指出,开展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导评估工作,是推动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落实的具体举措,是推动各地完善学前教育政策体系、健全发展保障机制的有效手段,是推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的重要制度安排,对于促进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福建省积极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福建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发展的决策部署,遵循公益普惠原则,围绕学位供给、公益普惠、托底提质、强化保障,加快建设普惠资源,完善保障机制,提升保教质量,着力促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坚实基础。
以教育综合改革推动教育家精神落实落地 不断夯实教育强国建设的基础工程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建设教育强国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今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专门给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与会教师致信,深刻阐释教育家精神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赋予新时代人民教师崇高使命。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改革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要实现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的系统性跃升和质变,必须通过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切实推动教育家精神落地生根,培养造就高素质教师队伍,为建设教育强国提供有力支撑。
做好农民教育培训,助力乡村振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既是党中央着眼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的战略部署,也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必由之路。强国必先强农,强农必先育才,其中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培育大量“有文化、爱农村、懂农业、精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因此,扎实推进高素质农民培育改革,才能切实筑牢农业强国人才根基。
海南拟要求学校食堂原则上自主经营海南明确,学校食堂应保障大众餐(如含平价菜、限价菜)、免费汤等基本伙食项目的供应。除高校外,其他学校食堂均不得引入风味档口(汤粉、汤面除外);高校食堂管理企业在保证大众餐供应量达50%的情况下,经学校同意后方可引入风味档口。
广东鼓励校外培训机构“先上课、后付费”校外培训先学后付模式从横向上看,指的是校外培训机构的所有课程、项目均采用了先学后付模式;从纵向上看,指的是某个培训项目的全部时间段之内,始终坚持上课在前、缴费在后(包括按次、按周期、按学期等),由学生家长在上课之后按照约定的渠道直接向培训机构支付培训费用(划拨资金)。凡是没有同时满足上述两个要素的其他任何模式,均不属于先学后付的收费模式。
民办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论坛举行本次论坛共分为政策引领、实操经验、行业动态发布以及中外院校的互联互通等四个模块。邀请活跃在国内外民办高校国际交流领域的管理者、实践者和研究者,共同分享政策、总结经验,通过真实案例的分析、发展报告的研读、管理者圆桌讨论等形式,来探讨新形势下民办高校国际化的机遇、挑战、策略以及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