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讯栏目聚焦民办教育高质量发展,搭建民办教育工作交流平台,大力宣传各级各类民办学校在教育管理、教育教学、教研教改、人才培养等各方面的新举措、新经验、新成就,以及介绍民办教育系统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和最美教师,充分展示民办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成果。
配齐配强法治副校长!广东印发实施意见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应定期摸查本地中小学法治副校长需求情况,联合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司法行政部门制定法治副校长聘任计划,建立法治副校长动态补充调整机制,优先为偏远地区、农村学校和城市薄弱学校配备法治副校长,在中小学法治副校长全覆盖基础上,配优配强法治副校长。学校应当与法治副校长的派出机关协商开展法治副校长工作评价,各地市教育行政部门每年度制作本地中小学法治副校长聘任管理与履职报告。
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令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倍感温暖、信心满怀总书记提出教育家精神,体现了对教师高尚品格的充分认可、对办好教育事业的殷切期望。”座谈会现场,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燕连福难掩激动,“这一精神既强调政治性又强调道德性,既强调继承性又强调创新性,既强调对学生的仁爱又强调对天下的情怀,给我们教师群体明确了奋斗的标准和高远的追求目标。
形成预防网络游戏沉迷合力加强监管要有据可依。为切实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国家新闻出版署在2021年8月下发《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 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要求严格限制向未成年人提供游戏服务的时间、加大检查频次和力度、强化企业监管,同时重申严格落实网络游戏用户账号实名注册和登录。这一举措,旨在推动防沉迷工作从严从紧,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当好学生职业引路人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同样重要的教育类型。对教育而言,最重要的原则是因材施教,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对个体而言,最重要的考量是自身发展,充分发展才是主动选择的根本动力。由于社会分工需要和天性禀赋差异,并非所有学生都适合接受普通教育,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更适合接受职业教育。
推动教育强国建设行稳致远北京市在北大红楼、首都博物馆等建立“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上海市推进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等人才培养体系改革深入推进,“三全育人”融入立校办学、教书育人全过程。
弘扬尊师重教社会风尚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肩负筑梦人的使命,一大批优秀教师在不同的教育领域,用各自不同的方式耕耘奉献,用爱与坚守诠释对教师职业的理解。他们中,有人“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在大山深处为更多孩子带来走出大山的希望;有人始终坚持“对每一个生命保持尊重”,深耕特殊教育,帮助残障儿童建立信心、有尊严地生活;有人恪守“教学也是学术”,让兴趣成为高效课堂的催化剂,让学生真正爱上课堂;有人“守护童真,守护每一份与众不同”,潜心耕耘幼教事业一辈子。
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语文、历史统编教材于今年秋季学期开始投入使用教育部2020年启动中职三科统编教材编写工作,聘请政治立场坚定、学术造诣精深、编写经验丰富的专家担任教材编委会主任,组建100多人的编写团队精心开展编写。教材经过多次严格审核,在全国13个省份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院校)进行试教试用,并请300多位一线教师进行了精细审读。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筑牢教育强国根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建设教育强国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广大教育工作者牢记嘱托,坚定理想信念、陶冶道德情操、涵养扎实学识、勤修仁爱之心,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坚守三尺讲台,潜心教书育人。
《家庭教育指导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进入公示阶段《家庭教育指导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进入公示阶段,是继2022年9月将“家庭教育指导师”纳入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之后,家庭教育职业化发展的又一重要进展。该学会在完成家庭教育指导师新职业申报后,广泛汇聚专家力量,多方多次调研论证,编制完成了《家庭教育指导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
北京市教委举办2023年北京高校本科教学表彰大会会上,北京市教委公布了2023年北京高校本科教学项目的获奖名单,涵盖北京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北京高校优质本科课程奖、北京高校优秀教学管理人员奖等14个奖励项目。来自不同高校的6位获奖代表分别就自身获奖项目做了精彩的交流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