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讯栏目聚焦民办教育高质量发展,搭建民办教育工作交流平台,大力宣传各级各类民办学校在教育管理、教育教学、教研教改、人才培养等各方面的新举措、新经验、新成就,以及介绍民办教育系统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和最美教师,充分展示民办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成果。
不得协助考试舞弊、炒作高分考生,多省严管涉考类校外培训机构违规开展高考志愿填报等咨询服务并违规收费,片面解读高校专业、随意分析预测录取情况,诱导或干扰考生填报志愿也是涉考类校外培训机构不得从事的行为。浙江省“双减”工作专班将对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严厉查处,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我国专任教师总数超1880万,5年来新增253.5万高等教育创新型教师队伍进一步加强。普通本科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专任教师由2017年的118.5万人增长到2022年的133.1万人,新增14.6万人,服务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支撑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高校教师研修学习机会更多,中西部高校青年教师国内访学项目、高校新入职教师国培示范项目等,为高校教师提供了能力提升的平台。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的根本保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的根本政治保证,也是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根本底色。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之所以取得显著成就,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得到有力贯彻和全面加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贯彻好、落实好。
把握好建设教育强国的核心课题建设教育强国,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着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永远听党话、跟党走,矢志奉献国家和人民。育人的根本在于立魂。
教育部和各省(区、市)开通2023年高考举报电话教育部统一公布了教育部以及各省(区、市)2023年的高考举报电话,欢迎广大考生、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及时举报反映涉及2023年高考的问题线索。教育部及各省(区、市)将会同有关部门根据举报线索第一时间核查处理,坚决维护高考公平公正。
教育部奖励基层就业优秀师生鼓励更多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建功立业
普惠托育,托举幸福童年打造15分钟托育服务圈,搭建智慧托育信息平台,发展医育结合、智慧托育等新业态……各地积极探索多样化普惠托育服务,一项项暖心举措,补齐了民生短板,提升了千家万户的幸福感。
以教育之强夯实国家富强之基习近平总书记29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教育决定着人类的今天,也决定着人类的未来,教育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业。面对新的战略使命和历史责任,我们要站在全局高度,深刻认识到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教育对国强民富、文明进步、人的全面发展的重大意义,坚持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为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先手棋,把教育置于民族复兴和国家发展中的优先位置来考虑和谋划。
教育部等十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意见》坚持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激发学生好奇心、想象力和探求欲,引导学生自觉获取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精神、增强科技自信自立、厚植家国情怀,努力在孩子们心中种下科学的种子,引导孩子们编织当科学家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