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教育律师网
 
律师说法专栏简介

“法律在您身边,服务在您身边”。为进一步弘扬法治精神、普及法律知识、提高全民法律素养,本栏目特邀律师为大家讲解经典案例、普及法律知识、解答法律疑问,大家可以通过添加微信在线留言,提出您的问题,与律师进行互动交流。

  • 学术不端行为的法律后果
    日期:2023-11-27 点击:133次

    学术不端行为的法律后果,学术不端行为责任人获得有关部门、机构设立的科研项目、学术奖励或者荣誉称号等利益的,学校应当同时向有关主管部门提出处理建议。学生有学术不端行为的,还应当按照学生管理的相关规定,给予相应的学籍处分。学术不端行为与获得学位有直接关联的,由学位授予单位作暂缓授予学位、不授予学位或者依法撤销学位等处理。

  • 关于民办学校内部治理结构以及举办者参与办学和管理的规定
    日期:2023-11-21 点击:353次

    关于民办学校内部治理结构以及举办者参与办学和管理的规定国家保障民办学校的办学自主权,民办学校需要通过决策机构决定重大事项,行使这些权利,如收费权、法人财产权等。另外,设立决策机构,还是民办学校科学决策的需要。民办学校进行教育教学和管理活动,需要处理方方面面的重大事项,还要遵守教育教学规律,只有成立专门的决策机构,才能考虑各种因素,平衡各方利益,作出合法合理的决策。因此,本条规定,民办学校应当设立决策机构。

  • 行政处罚法中行政处罚的种类
    日期:2023-11-18 点击:31次

    行政处罚法中行政处罚的种类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许可证与执照指行政主管机关应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申请依法颁发的准许申请人从事某种活动的书面文件。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享有的某种权利的凭证。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执照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对违反行政管理法规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实行暂时扣留其许可证或执照,剥夺其从事某项生产或经营活动权利的行政处罚。

  • 校外培训违法行为如何处罚?
    日期:2023-11-18 点击:39次

    校外培训违法行为如何处罚?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违法校外培训活动的情况存在,仍为其提供场所的;网络平台运营者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用户通过即时通讯、网络会议、直播平台等方式违法开展线上校外培训,仍为其提供服务的,首先责令其限期改正,对逾期拒不改正的予以警告或者通报批评。

  • 青少年违法犯罪刑事责任年龄
    日期:2023-08-15 点击:46次

    青少年违法犯罪刑事责任年龄故意杀人罪与故意伤害罪的刑事责任年龄下调到十二岁,但是需要满足条件才会负刑事责任。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 律师常用质证理由及实务建议
    日期:2023-08-10 点击:43次

    律师常用质证理由及实务建议如果对方出具的证据涉及我方当事人签字或盖章,如果确认并非我方当事人签字或盖章的,申请对签字或盖章的真实性进行鉴定;但如果确实是我方当事人签字或盖章,一般情况下难以强行否认。

  • 如何实现非营利性民办学校举办者的获利诉求?
    日期:2023-07-16 点击:132次

    如何实现非营利性民办学校举办者的获利诉求?民办学校的举办者在学校中通常会担任董事长、董事、校长等重要职务,也承担着学校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责任,可以通过学校薪资制度或者董事会的决议获取与工作岗位、职责、业绩相适应的工资、福利和奖金等。

  • 民办非营利性机构是否可以分红
    日期:2023-06-29 点击:2456次

    民办非营利性机构是否可以分红通过关联交易分红。民非单位为公益目的,向其他企业购买知识产权、咨询、技术、承揽等服务与产品并支付大额费用,该其他企业实际由民非单位举办人隐名设立或控制,此类“左手倒右手”的方式存在税负,但一般来说合规。

  • “校园欺凌”,监护人之责不可推卸
    日期:2023-06-13 点击:80次

    对于发生在未成年学生之间的“校园欺凌”,全社会给予极大重视与关注,多起恶性“校园欺凌”事件更是引发广泛愤慨与担忧。为解决上述问题与关切,国家相继出台、修订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为协同治理校园欺凌提供了政策支持与法律依据。然而,现行立法对侵权行为主体监护人责任的规定却仍显刚性不足,有效治理“校园欺凌”现象,需要在法律层面让“坏孩子”的监护人真正承担起教育监护的责任。

  • 虚假宣传不可信,没有“馅饼”有“陷阱”
    日期:2023-06-04 点击:56次

    虚假宣传不可信,没有“馅饼”有“陷阱”高考试题属于国家绝密级材料,其保管和运送都有极其严格的管理措施。各类培训机构根本不可能保证考生“包过”,也不可能提供“真题”,更不能花钱买文凭。考生切勿听信虚假宣传,上当受骗,造成财产损失,贻误宝贵的复习时间。

推荐律师

 
 
 
 
 

扫一扫,关注

电话:13691255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