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教育律师网
 
教育常识专栏简介

尽管常识具有时代、地域和个体的差异,但总是存在一些恒久不变的“常识”,教育常识之“常”,是一种“常道”和“常理”,不管世事如何变迁,它都如星辰般安然悬置在寥廓的天际,需要我们去敬畏和仰望。

  • 直播课是否需要取得网络文化经营许可?
    日期:2023-06-11 点击:193次

    严格按照调整后的审批范围进行审批,对不符合审批范围从事其他互联网经营活动的单位,不予发放《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调整后的《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审批范围包括:网络音乐、网络演出剧(节)目、网络表演、网络艺术品、网络动漫和展览、比赛活动。

  • 提供在线非学历成人教育培训是否需要取得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日期:2023-06-11 点击:116次

    没有明确规定要求提供在线非学历成人教育培训需取得《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部分地方的政府问答也明确在线教育不属于网络视听节目管理范畴,无须取得《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 学生减负能否一减了之?
    日期:2023-06-09 点击:54次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是关系到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问题。负担减轻了,就能真正做到“五育”并举,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规范治理校外培训机构是减负的重要环节。校外培训机构应该成为学校教育的补充,为学生在某些方面的兴趣特长提供服务,如提供体育、音乐、舞蹈、美术、科技等个性化资源,丰富学生的校外生活。

  • 如何看待民办教育的属性?
    日期:2023-06-09 点击:53次

    现在社会上有一些说法,认为当前“一刀切”的做法限制了民办教育的发展。这是一种误解。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要促进民办教育的健康发展。民办教育是教育事业发展的组成部分,民办学校的教师和受教育者(学生)与公办学校一样享有同等权利。但民办教育是公益事业,不能资本化、商业化、市场化。

  • 举办者变更和民办学校法定代表人变更的问题
    日期:2023-06-09 点击:145次

    举办者变更和民办学校法定代表人变更的问题举办者和法定代表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根据《民法典》第六十一条,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章程的规定,代表法人从事民事活动的负责人,为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同时根据《民办教育促进法》第二十三条,民办学校的法定代表人由理事长、董事长或者校长担任。而民办学校的举办者是发起举办民办学校或者依法经审批获得相应资格的主体,既可以是社会组织,也可以是自然人,依法依章程享有举办者权利,履行举办者义务。

  • 中专中职中技高技,职高和高职的区别是什么?
    日期:2023-06-08 点击:83次

    中专中职中技高技,职高和高职的区别是什么?中职生可以和普通高中生一样考取全日制大学进入高职院校,并且中职生参加高职高考所需考取的分数比高考生低很多,竞争也相对较低,考取的学校和最终获得的毕业证是一样的!这就是我国为了提升技能型学生所设置的高考。

  • 民办非企业单位出资人相关法律问题解答
    日期:2023-06-07 点击:1201次

    民办非企业单位出资人相关法律问题解答虽然转让协议指称的“股权”为公司法专属法律概念,并不适用于民办非企业单位,但从双方之间的转让协议对双方出资情况以及转让标的物性质、数量的描述来看,双方的真实意思是出资份额的转让,双方之间的转让协议具备标的、数量等合同成立的要素,故双方之间的转让协议因缺乏确切的标的而不成立的意见,无事实和法律依据。

  • 再成功的“学校教育”,也填补不了“家庭教育”的缺失.....
    日期:2023-06-05 点击:85次

    再成功的“学校教育”,也填补不了“家庭教育”的缺失.....虽然越来越多的人都认识到每个家长在对孩子的教育中肩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仍然有相当一部分中国的父母认为教育孩子,培养孩子的智力、知识,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培养孩子完美的个性心理只是学校这个专门教育机构的事,“要不然要学校干吗?”不少人振振有词地说。还有不少家长认为孩子入学后就应当将教育的责任全归学校了,家长只负责供给就行了。

  • 组织高考作弊,逃不过法网恢恢
    日期:2023-06-04 点击:59次

    近年来,各地公安机关会同教育部门,对各类涉考违法犯罪活动持续保持高压严打态势。提醒广大考生,一定要增强法律意识,知法守法,不要一时糊涂,抱憾终生。

  • 心理健康工作要向重点人群发力
    日期:2023-05-25 点击:66次

    心理健康工作要向重点人群发力近日印发的《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从“五育”并举促进心理健康、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等八个方面对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心理健康工作进行了部署。《行动计划》还要求聚焦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核心要素、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补短板、强弱项。《行动计划》的出台,对于推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全面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推荐律师

 
 
 
 
 

扫一扫,关注

电话:13691255677